第一卷・谍影初现(疲秦计始末篇)第一章:"泾水何浑浑,北洛自逶迤"(自拟《泾洛谣》)韩桓惠王二十七年,霜降后的第三日,新郑宫城的梧桐叶正扑簌簌落满青石砖。
这场景,要是搁在寻常人家,或许能生出点 "一叶落而知秋" 的诗意,但在韩国王宫的密室里,这落叶声却仿佛催命符,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心头一紧。
当时,郑国正趴在羊皮地图上,用炭笔仔细丈量泾水与北洛河的夹角。
这位韩国最顶尖的水工,此刻就像个在考卷上计算压轴题的考生,只不过他的试卷是整个秦国的山川地貌,题目则关乎韩国的生死存亡。
就在这时,韩国太史令抱着青铜浑天仪,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,那模样,活像刚从战场上逃回来的士兵。
"彗星扫秦野,十年必东倾!
" 太史令气喘吁吁地喊出这句预言,仿佛这是能逆转乾坤的咒语。
韩桓惠王的脸,在密室烛火的映照下,比锅底还黑。
他敲了敲案头的青铜虎符,那错金云纹在跳动的烛影里忽明忽暗,像是在给郑国发摩斯密码:"小子,该你上场了!
""水工可曾想过,此去咸阳,便是虎穴龙潭?
" 韩桓惠王的话,听起来像是关心,实则更像威胁。
郑国抬起头,腰间的水工腰牌早已被掌心的汗水浸透。
这腰牌的青铜边缘,还留着他多年勘测河道时磨出的凹痕,每一道痕迹,都是他与江河博弈的勋章。
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地图上泾洛两河,郑国的思绪突然被拽回二十年前。
那年黄河决堤,浊浪滔天,年幼的他死死拽着母亲的衣袖,在泥泞中跌跌撞撞地奔跑。
河水就在身后咆哮,那声音,比韩桓惠王的怒吼还吓人。
千钧一发之际,他看见一位老水工站在决口处,手持利斧,眼神坚定得像块石头。
老水工毅然砍向支撑堤坝的木桩,浑浊的河水瞬间如脱缰野马般奔腾而出。
这看似疯狂的举动,却为岸边的百姓赢得了一线生机。
母亲最终获救了,可那位老水工却被洪水卷走,只留下一个破旧的水工腰牌。
后来,这个腰牌辗转到了郑国手中,成了他治水生涯的启蒙信物。
如今,同样的腰牌挂在自己腰间,郑国却要带着疲秦计前往秦国。
他心里跟明镜似的,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