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各位同仁,大家好!
今天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诸位探讨人类意识的深层奥秘。”
台上,李思坦微笑着向台下的观众示意说道。
在宽敞明亮的科研论坛大厅内,他身姿挺拔,目光坚定,自信的光芒在他眼中闪耀。
台下座无虚席,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精英们齐聚一堂,期待着他的精彩演讲。
在观众席的一个角落里,李思坦的女友安静地坐着。
她身着简约而优雅的连衣裙,长发轻轻挽起,眼神专注而温柔,始终紧紧地锁定在台上那个熠熠生辉的身影上。
“大家请看大屏幕。”
李思坦接着说道,然后抬起手,指向身后的大屏幕。
屏幕上显示出神经元中电子运动的模拟图像。
“我们都知道,电子在神经元中永不停息地运动,而当我们停止主动思考时,这些电子仍在活跃,这或许就是潜意识的源头。
这种潜意识的产生并非偶然,而是电子运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。”
李思坦讲解着。
“电子的运动并非无序,它们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和模式。
当这些电子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,就如同蝴蝶效应一般,会对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产生深远的影响。”
他边说边走到屏幕一侧,用手中的激光笔指着图像上的关键部分。
“同时,在广袤的宇宙中,存在着一种奇妙而又普遍的现象 —— 共振。
无论是微小的粒子,还是巨大的天体,在特定条件下都会发生共振。”
李思坦走回演讲台,双手撑在台面上,身体微微前倾说道。
“大家注意这里,任何物质只要达到其特定的共振频率,就会产生强烈的共振反应。”
这时,他再次指向大屏幕。
“从微观层面来看,神经元中的电子也有可能产生共振。
如果控制记忆或者意识的电子与其他人神经元中的电子发生了共振,那么思维共振或者记忆同步就有可能实现。
但这里存在一个关键的限制条件,那就是必须处于相同的共振环境。”
李思坦的目光扫过台下的观众说道。
“这种环境的营造并非易事,它涉及到诸多复杂的因素,如神经元的结构、外界的刺激、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等等。”
他顿了顿,拿起讲台上的一瓶水,喝了一口,继续开始演讲。
“就拿双胞胎来说,” 李思坦双手在空中比划着说道,“传说中他们之间常常会有思维感应。
从理论上讲,这是因为双胞胎大脑中的神经元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,使得他们更容易达到共振的条件,从而实现思维的传递和共享。”
此时,台下的听众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,不时点头表示认同,有人快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重点。
“李博士,那如何判断是否达到了共振条件呢?
又如何精确测量这种共振的频率和强度呢?”
一位听众举起手提问。
“这的确是非常关键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。
目前我们还没有精确的方法来首接判断和测量,但通过对大脑活动的监测、对电子运动的模拟以及对相关生理指标的分析,我们正在逐步靠近答案。”
李思坦微笑着回答。
演讲结束,李思坦向台下深深鞠了一躬,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。
女友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,眼中闪烁着激动与自豪的光芒,她的双手因为兴奋而微微颤抖。
最新评论